文案:屠江川
“山区的很多群众啊,法律意识淡薄,但是他们很朴实,我们呢,要以拉家常和讲故事的方式,主动地和他们拉近距离,用我们法官的真情去感动他们……”身穿黑西装,胸前别着法徽,肩上背着背篼,一面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面娓娓向身旁的书记员传授工作经验,这是微电影《背篼法官》中的一幕。

(郭兴利先生在进行汇报)
10月13日,该微电影的原型,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开封法庭庭长郭兴利莅临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弘德讲坛,讲述自己的从军始末、成为法官的初衷和扎根基层的经历。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兴利还畅谈对大学生就业选择,大学生共产党员淬炼党性、自我塑造的建议和希冀。

(讲座现场)
播放完微电影后,年近花甲的郭兴利走上演讲台,开始题为《坚守承诺真情为民》的汇报,他用一些数字和时间节点、诸多生动详实的故事讲述了自己的大半生——
17岁受老兵父亲感染,进部队服役13年,很快实现从普通百姓向优秀军人的转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多次立功受奖,至今已有36年党龄,并于2016年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因16岁目睹不懂法的亲戚在离婚一事上走了很多冤枉路,便在部队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学成后回到老家开封法庭帮助父老乡亲,28年来巡回审判案件3800多件,无一改判、无一上访、无一起不良投诉和不廉举报,连续十年无一件上诉案件,服判息诉率几近100%;早年因山区山高坡陡、很多地方常年不通公路,老百姓依法办事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极高,便开始用背篼背着卷宗和国徽巡回判案,28年来踏遍了辖区15个乡镇169个村落的山山水水,解决了无数的矛盾和纠纷……
讲座当晚郭兴利先生有点感冒,不时停顿下来清润喉咙、调整呼吸,但却坚持站着用1个多小时完成了长达1万2千多字的汇报,分享了生活和工作中的苦与甜。

(主持人与郭兴利先生对谈)
而之后的现场访谈、互动提问和讲座后交流等环节则展现了更多面和立体的基层法官郭兴利。郭兴利先生表示,常年在山区巡回判案、进行调解,不仅面临身体的劳累,更面临心理的煎熬,无数次的艰辛也让他有过困惑,也有过彷徨,有时确实难忍,就会面对大山呐喊。是信念支撑他一直坚持下来。
讲座的最后,郭兴利先生从“做人要有忠诚、责任、奉献精神”谈了对华中大学子的期望,鼓励大家成为有信仰、有追求、有目标的当代大学生,时刻把锤炼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同时他也指出基层缺少人才,鼓励大家以真诚的态度和亲民的方式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到场嘉宾)
据悉,剑阁县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杜鹏宇、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黄贝娜、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顾馨江和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思想教育办公室谷宗洪老师也出席了此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