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正文
【热点要闻】2020级研究生开启追求卓越新征程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10-16 编辑:谷宗洪

金秋以为期,缘聚华中大。9月4日,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同时在光谷体育馆和同济医学院体育馆分会场举行,9600余名新生开启追求卓越的新征程。


校党委书记邵新宇为新生代表颁发入学纪念证书。

校长李元元以“德才兼备、追求卓越,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题致辞,号召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秉持优良传统,从优秀走向卓越,谱写新的青春篇章。

李元元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高精尖科技领域竞争尤为激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新时代的华中大研究生要以德才兼备、追求卓越为目标,做到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人文精神、恪守学术规范。他希望同学们铭记“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继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优良传统,发扬“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新时代精神,珍惜青春时光,志存高远,勤学笃行,攻坚克难,努力成长为卓越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把华中大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全文附后)

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在同济医学院分会场,以“全球大疫 同济贡献”为主题,给同济医学院研究生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指出,疫情期间,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同济医学院,充分发挥医科特色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同济智慧”“同济力量”“同济经验”“同济方案”。陈建国希望同学们常怀仁爱之心、进取之心、感恩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守护人类健康的中流砥柱,为中国梦贡献医者力量。

新生代表、教科院硕士生梁栋分享了到西部基层淬炼的经历。再回到华中大,她呼吁同学们迎接挑战、勇攀高峰,做虚心求学、刻苦钻研、甘于奉献、敢于担当、脚踏实地、勇于突破的卓越华中大人。

在校生代表、机械学院博士生高嵩分享了对于“向上而行”的感受和体会。他说,作为华中大研究生,向上而行,需要有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勇攀科研高峰的决心勇气、做顶天立地学问的本领能力。

导师代表、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朱锦涛教授希望研究生们做科技创新的弄潮儿,在强化基础研究中沉淀创新、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催化创新、在培育科学精神中萃取创新、在厚植家国情怀中升华创新。

研究生新生们现场齐唱《歌唱祖国》,致敬伟大祖国,表达爱国之情。

同济医学院研究生新生共同观看了医学院110年纪念宣传片,并在2019级博士生谢振兴的带领下重温了医学生誓言。

校领导湛毅青、周建波、马建辉、许晓东、梁茜、谢正学参加了开学典礼。副校长解孝林和同济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邓静萍分别主持主校区和同济校区的开学典礼。院士代表,院系党政负责人、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附属医院负责人,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等参加了活动。

研究生们还现场聆听了入学教育报告会,为疫情防控和即将开始的华中大生活做好准备。


德才兼备追求卓越

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

亲爱的2020级研究生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以为期,缘聚华中大。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华中科技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迎接1993名博士研究生、7626名硕士研究生的到来。首先,我谨代表学校,代表邵新宇书记和学校领导班子,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同学们,今天的你们朝气蓬勃、富有活力。你们当中,大部分是95后、00后,有刚刚经历光荣军旅生涯的退伍士兵,有从西部基层、扶贫一线服务归来的志愿者,有主动请缨首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英雄”,有发表Nature等顶尖论文、摘得创新创业大赛桂冠的科创能手,有创作《守望天明》、《为生命守候》、唱响抗疫希望的艺术新人,等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你们网络学习、线上答辩、云端面试,战胜了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了疫情大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点赞95后、00后时说的那样:“你们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的大学。建校以来,华中大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深度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站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潮头,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华中大11所附属医院3.4万医护人员投入战疫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全球校友迅速行动,5.5亿元的物资和捐款从世界各地汇聚湖北武汉;全校师生全员动员、全员参与,或白衣披甲,或科研攻关,或下沉社区……在国家和人民危难之际,华中大人冲锋在前、勇担重任,展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价值底色、“与人民同舟、与祖国共济”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相信在这所党旗领航的大学里,你们定能够传承华中大的红色基因,秉持华中大的优良传统,从优秀走向卓越,谱写属于你们的新的青春篇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纵观国际大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生产力之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关键是人才之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高精尖科技领域竞争尤为激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7月29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华中大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华中大研究生,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需要你们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需要你们德才兼备、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德才兼备、追求卓越,需要厚植家国情怀。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一代又一代华中大人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材料学院崔崑院士艰苦奋斗一辈子,一件衬衣穿30年,捐资助学一千万余元,他用60余年党龄、70年教龄,为国家钢铁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诠释了一位知识分子崇高的家国情怀。我校1981级医学生、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但面对新冠疫情,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始终坚守战疫一线,带领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共救治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被国家授予“人民英雄”荣誉称号。生命学院研究生在导师带领下组建“纯造普洱”科研团队,深入云南临沧贫困山区,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千余次试验检测,研制出新型普洱茶发酵装置,帮助当地茶农稳定增收,脱贫奔小康,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华中大青年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价值追求。

同学们,希望你们传承和弘扬华中大人的家国情怀,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你们读理科,要致力于基础研究的创新和突破;你们读工科,要努力铸造国之利器、建设制造强国;你们读文科,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你们读医科,要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华中大人既要把论文发表在高水平的期刊杂志上,更要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投身报国伟业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

德才兼备、追求卓越,需要提升创新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近年来,学校在多个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引力中心团队测出国际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G值,强磁场中心创造脉冲平顶磁场强度新的世界纪录,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与“中国光谷”共融共生、创新发展,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成为中国智能制造重要力量,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成功落户华中大。法医学系刘良教授完成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报告,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我们还有4位校友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这背后是华中大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责任担当,是华中大努力让研究生站在创新最前沿的使命驱动,是华中大一批又一批潜心学术、甘为人梯的研究生导师的默默耕耘,展现了华中大敢于竞争、善于转化,低调务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力量。

同学们,面向未来,华中大人要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敢担大任、勇攀高峰,进一步瞄准“高精尖缺”,努力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民族振兴缔造“大国重器”,为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作出更多贡献。希望你们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德才兼备、追求卓越,需要培育人文精神。

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大学既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中心,也是先进思想和文化形成与传播的中心。我们的老校长杨叔子院士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华中科技大学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先行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校在国内理工高校中率先举起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学校已逐渐形成了“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新时代卓越华中大,要建设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大学文化,要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华中大人。在华中大,你们随时可以走进已经举办了2350余期的人文素质讲座、已经举办了近300期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还有每年100余场次的各类艺术文化活动,以及千余支队伍、万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等等。坚持科学之真与人文之美,美美与共,是华中大历久弥新的办学理念,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底气。

同学们,科学技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素养则帮助我们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和事业方向。希望你们崇尚科学、弘扬人文,主动在文化熏陶中接受思想洗礼和价值引领,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才兼备、追求卓越,需要恪守学术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是大学学术共同体的行为准则和生命线。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是研究生走向科学殿堂的第一课。遵守学术规范、做一个负责的学术传承和创新者,是当代研究生的必修课。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从1898年宣布发现元素镭到成功精确测定镭的原子量,历时3年多,她这种锲而不舍的实验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广为学术界称赞。科学研究就应当实事求是、规范求精。

作为一名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毋庸讳言,近些年,在学术界时有造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学术共同体的声誉。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和学风建设,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学校加大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对不合格的研究生及时分流淘汰,对弄虚作假的研究生取消学位申请资格,乃至开除学籍。

同学们,研究生教育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创造知识,研究必须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正式开启科学研究的学习生涯,希望你们坚持求真、务实、专注、奋进的科学精神,从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最基础的科学实验操作、最严格的学术规范学起做起,扎实练好基本功。在探索创新最前沿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学们,你们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力量和栋梁之材,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你们的志向追求、学术能力、学术水平、学风作风,将决定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度,将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希望你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铭记“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继承华中大人“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优良传统,发扬华中大人“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新时代精神,珍惜青春时光,志存高远,勤学笃行,攻坚克难,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卓越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把华中大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最新发布